-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福建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活态传承
在福州市中心城区,全长仅约710米的中山路,集中了唐代马球场遗址、欧冶池遗址、福州贡院、林则徐出生地、近代海军元老萨镇冰晚年居住场所等许多文物古迹。经过改造,这条古街不久前重新开街,让唐代马球场遗址重见天日。 改造后的中山路,成为福州冶山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
-
【菲律宾《世界日报》】闽台农业融合发展 拟建产业园
因为台湾见学馆团队的到来,福州市永泰县长庆镇的花生今年从一斤18元(人民币,下同)涨到了25元,并在丰收季刚收尾时就全部脱销。 今年以来,福建出台系列惠及台胞措施,包括鼓励有经验的台湾建筑师团队参与村庄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陪护式”指导服务。福州市永泰县一举拿出8个村落,邀请
-
【巴西《南美侨报》】“登陆”台湾青年的“成长烦恼”
台湾女生杨崴淇的皮革手作和男友高清渊的水泥雕塑,在台湾诚品书店都有卖。如今,他们正计划转场大陆。 在近日于福州举行的“最美家园潮文化艺术节”上,上百名台湾文创青年跨海而来,参加闽台青少年街舞、咏春拳“同心寻桥”、寿山石“福石传缘”等研习营活动,以及“匠心•意蕴”
-
【菲律宾《商报》】关注福建加大海上非法采砂打击查处力度
福建正加大海上非法采砂打击查处力度。 福建海事局17日通报,11月11日至17日,该局联合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浙江海事局、广东海事局及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在福建省沿海范围内开展跨辖区联合巡航执法;共出动执法船艇130艘次、执法人员420人次,查获“江渝896”轮、“润航双丰”轮
-
【泰国《星暹日报》】刊福建华侨主题馆开馆
福建华侨主题馆11日在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宫巷11号的刘冠雄故居开馆,旨在更好传承和弘扬福建华侨精神。 福建华侨主题馆设有“领袖与侨”展示厅、“海丝今古•砥砺前行”“华侨历史•波澜壮阔”长廊、“华侨精神”展示厅、“百国百侨风物展”等五个固定展览,两个流动展厅定期举办
-
【巴西《南美侨报》】聚焦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福建屏南寻根:认识新朋友,像家人一样
福建宁德市屏南县侨联主席何学栋4日对中新社记者说,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活动是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了解,培养其对祖(籍)国的感情,促进海内外青少年的相互交流。 11月25日,2019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福建屏南营在屏南县华侨中学开营,来自马来西亚民都鲁开智
-
【菲律宾《菲华日报》】关注厦门发布“行动计划” 力推文旅会展产业融合发展
厦门市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发展大会13日举行。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在会上提出,将以高品位、高标准把厦门打造成新时代文化旅游会展名城。 厦门于近日接连推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会展产业三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推产业融合发展。 胡昌升称,文化旅游会展产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刊千余名两岸同胞重温“定光缘”
第七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节日前在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的定光佛祖庙——均庆院举行。两岸各界人士1000余人齐聚这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温定光缘,畅叙两岸情。 本届文化节由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主办,举行定光佛祭典朝拜和金身绕境巡安、海峡两岸
-
【巴西《南美侨报》】聚焦台企同等待遇助推闽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随着“31条措施”“26条措施”以及福建省“66条实施意见”和“42条融合措施”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福建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不断落实对台资企业的同等政策待遇,在闽台资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闽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福建省规模以上台资工业企业已有约1300家,年营业
-
【菲律宾《菲华日报》】关注全国台企联人士:大陆惠台政策更深化、更细化、更完善
“台商台胞分享到大陆发展机遇,享受同等待遇,我相信台湾人民必然会感受到大陆的温暖。”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全国台企联”)副会长杨荣辉8日在海峡两岸(龙岩)投资论坛上如是说。 当天,海峡两岸(龙岩)投资论坛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来自福建、江西、成都、广东等多地的全国
-
【印尼《印尼商报》】刊福建安溪成为“世界藤铁工艺之都”
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罗茜·格林丽丝、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主席嘎达·席佳薇,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共同向该县授予“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手工艺城市——藤铁工艺之都”牌匾。 从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壁画,到中国的青铜、木雕艺术,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劳动者运用精湛手工技艺创造了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第八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在福建平潭举办
第八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11月30日在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启幕,两岸百余名电视领域的专家、艺术家、从业者参与活动。 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等两岸相关机构共同主办,在海峡两岸轮流举办。本届艺
-
【泰国《星暹日报》】关注侨乡福建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揭牌 力引海内外人才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市”、著名侨乡,福建泉州求贤若渴。12日,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正式揭牌,成为服务海内外人才“城市客服”、贴心服务的“人才之家”。 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内设有泉州(晋江)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多功能项目路演区、创客空间、人才展示和政策宣传区、高端人才项目
-
【印尼《印尼商报》】刊福建发布“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19日在福州市发布,这是继年初首次发布“2018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后,福建省工商联第二次发布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以下简称“百强企业”)榜单。 榜单中,阳光龙净集团以2208.96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营收总额再居榜首,也是福建省唯一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民
-
【菲律宾《商报》】聚焦福建泉州立法保护晋江洛阳江 包括向金门供水水源地
福建泉州市20日举行《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简称“两江条例”)新闻发布会,通报“两江条例”立法背景和制度设计。据悉,这是泉州首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实体法规。 晋江、洛阳江是泉州市辖区内河流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两条独立水系,也是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主
-
【印尼《讯报》】关注福建侨资企业首次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记者15日从福建省侨联获悉,三达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天上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101)。这是首家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福建侨资企业。 据介绍,三达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膜材料研发、膜组件生产、膜软件开发、膜设备制造、膜系统集成和膜技术应用,是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福建福鼎获“中国美食地标城市”称号
中国“美食地标城市”授牌仪式、第五届闽浙厨艺交流会16日在福建福鼎市举行,进一步“传承、开拓、创新”闽浙两地饮食文化,展示闽浙两地现代厨师烹饪技能,发挥工匠精神,提高两地餐饮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度。 “将福鼎市列入‘美食地标城市’名录,是福鼎美食的一张亮丽明片。”中国烹饪协
-
【菲律宾《商报》】刊千余名两岸信众福建南靖祭关公
首届海峡两岸(南靖)关帝文化节暨海峡两岸书画交流笔会2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关帝信众和书画家1200多人出席。 南靖县是漳州市重点侨乡和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有海外华侨华人3万多人,祖籍南靖台胞100多万人。 开幕式上,大鼓凉伞队和腰鼓队表演《欢乐颂》,
-
【菲律宾《世界日报》】聚焦福建泉州举办国际南音大会唱 庆南音“申遗”成功十周年
第十三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20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福建泉州拉开序幕,来自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3个海内外南音社团相聚一堂,共庆南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 20日开幕的南音保护传承成果展分为“华夏正音在泉州
-
【印尼《印尼商报》】关注清洁能源大省福建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目前,福建发电装机585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6%。而随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等项目持续推进,福建清洁能源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汤广福24日认为,福建具备率先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条件。 当天,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福州举办,逾
-
【泰国《星暹日报》】刊50件古沉船瓷器入藏福建泉州海交馆
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50件德化瓷器,28日入藏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 此次“泰兴号”瓷器捐赠活动,同“‘泰兴号’与古代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一起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泉州举行。这是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
-
【菲律宾《商报》】福建成立首个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
“福州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近日在福州正式揭牌成立。据知,这是中国首个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欧岩峰在致辞中称,巡回法庭的设立是福建省在司法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一次有益实践。福建高院研究制定出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文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两岸“农博会•花博会”签购销订单超23亿元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简称两岸“农博会·花博会”)组委会25日披露,本届博览会现场签订购销订单23.16亿元(人民币,下同),销售额超6000万元。 本届两岸“农博会·花博会”18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南花都开幕,短短一周里共吸引1100余家企业参展,
-
【美国《美国侨报》】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在福建漳州举办
11月24日,2019年“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获奖情况在福建漳州科技学院揭晓。近千名两岸茶农共同品茗茶、享茶宴,交流制茶经验。图为台湾茶农刘欣玮(二排左二)获得高山乌龙茶组第一名。(龚雯)
-
【菲律宾《世界日报》】刊华侨回榕定居办理流程更便捷
自2019年11月1日起,福州市华侨回国定居办理落户手续将更加简单、快捷,全面取消对原本华侨回国定居必须在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在国内累计住满15天的居住时间限制。 为回应广大侨胞期盼,《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建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办法〉的通知》今年9月发布
-
【印尼《讯报》】关注福建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活态传承
在福州市中心城区,全长仅约710米的中山路,集中了唐代马球场遗址、欧冶池遗址、福州贡院、林则徐出生地、近代海军元老萨镇冰晚年居住场所等许多文物古迹。经过改造,这条古街不久前重新开街,让唐代马球场遗址重见天日。 改造后的中山路,成为福州冶山历史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聚焦万国邮联电子商务时代跨境合作全球大会在厦门召开
万国邮联(万国邮政联盟的简称)电子商务时代跨境合作全球大会26日在厦门召开。这是万国邮联与中国联合举办的首个以跨境电商全球合作为主题的大会。 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万国邮联、世界海关组织等8个国际组织,共38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各国代
-
【菲律宾《商报》】关注优质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福建平潭努力当好“店小二”
福建平潭至台北、台中、高雄港的客货运航线,打通了“内陆—平潭—台湾—世界”的物流新通道。今年前三季度,平潭跨境电商保税出区票数、货值分别同比增长146%、74%;海运快件件数增长76%。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表示,优质产业是福建平潭未来发展的主要根基,物流、文旅、总部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两岸“农博会•花博会”签购销订单超23亿元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简称两岸“农博会•花博会”)组委会25日披露,本届博览会现场签订购销订单23.16亿元(人民币,下同),销售额超6000万元。 本届两岸“农博会•花博会”18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南花都开幕,短短一周里共吸引1100
-
【柬埔寨《柬华日报》】刊“区块链”成两岸科技融合新风口
“‘区块链’已成为两岸科技融合、数字经济合作的风口。”厦门市信息协会会长陈海章2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第二届两岸科技社团理事长沙龙日前在厦门举行。对此,陈海章告诉记者,三年前,“区块链”设置为沙龙议题时,“很多人还不太清楚这是什么”;如今,两岸业界都意识到,
-
【泰国《中华日报》】关注共建“一带一路” 闽港融合空间广阔
“在‘一带一路’建设上,香港和福建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与很大的合作空间。”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林龙安如是说。 在2日于厦门举行的闽港“一带一路”高峰研讨会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香港广
-
【美国《侨报》】刊建设新福建:平潭渐成闽台合作窗口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推窗向海,3小时可直达台湾本岛。“海运成本,空运速度”,使平潭成为了台胞台企西进大陆的最佳选择。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是五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为平潭开放开发指明的前进方向。
-
【菲律宾《世界日报》】聚焦福建泉州举办国际南音大会唱 庆南音“申遗”成功十周年
第十三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20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福建泉州拉开序幕,来自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3个海内外南音社团相聚一堂,共庆南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 20日开幕的南音保护传承成果展分为“华夏正
-
【菲律宾《菲律宾华报》】刊香港青年赴福建漳州考察
香港浩洋青年商会国情考察团28日抵达福建漳州,展开为期三天的参访活动。 当天下午,考察团一行前往漳州市芗城区林语堂纪念馆、香蕉海参观,感悟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魅力,领略漳州生态之美。 香港浩洋青年商会创会会长黄汉清告诉中新社记者,此次漳州之行是在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
-
【印尼《印尼商报》】关注福建发布“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19日在福州市发布,这是继年初首次发布“2018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后,福建省工商联第二次发布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以下简称“百强企业”)榜单。 榜单中,阳光龙净集团以2208.96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营收总额再居榜首,也是福建省唯一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民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简称“海艺节”)22日在福建泉州开幕。据悉,为期一周的“海艺节”吸引了韩国、日本、泰国、印尼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个文化团体,1500多名艺术家、专家学者等共襄盛举。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和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4年永久落
-
【印尼《印尼商报》】刊福建加快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客家元宵节庆、石壁客家祭祖习俗……著名的“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俗称“闽西”)拥有众多客家文化遗产,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寄托乡愁的载体。 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变迁,闽西客家文化遗产所赖以保存、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冲击,一些依靠口传
-
【巴西《南美侨报》】关注2020金门跨年晚会首度移师东半岛 向陆客发邀约
金门县文化局副局长黄雅芬20日在厦门披露说,2020金门跨年晚会将首度移师东半岛举办,邀请陆客赴金门迎接2020年的曙光。 据介绍,金门县文化局将于12月31日在金门县金湖镇举行“金彩无限闪耀曙光”跨年晚会。 今年金门跨年晚会,将邀请王识贤、卓文萱、“流氓阿德”等演艺明星及知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福建成立首个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
福州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21日在福州正式揭牌成立。据知,这是中国首个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欧岩峰在致辞中称,巡回法庭的设立是福建省在司法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一次有益实践。福建高院研究制定出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文化
-
【柬埔寨《柬华日报》】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在福州举行
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日前在福州举行,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200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原会长游嘉瑞在致辞中指出,中华姓氏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强烈的祖根情怀和血脉
-
【泰国《星暹日报》】福建泉州立法保护晋江洛阳江 包括向金门供水水源地
福建泉州市日前举行《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简称“两江条例”)新闻发布会,通报“两江条例”立法背景和制度设计。据悉,这是泉州首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实体法规。 晋江、洛阳江是泉州市辖区内河流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两条独立水系,也是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主
-
【菲律宾《商报》】清洁能源大省福建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目前,福建发电装机585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6%。而随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等项目持续推进,福建清洁能源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汤广福认为,福建具备率先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条件。 日前,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福州举办
-
【菲律宾《商报》】侨乡福建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揭牌 力引海内外人才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市”、著名侨乡,福建泉州求贤若渴。12日,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正式揭牌,成为服务海内外人才“城市客服”、贴心服务的“人才之家”。 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内设有泉州(晋江)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多功能项目路演区、创客空间、人才展示和政策宣传区、高端人才项目
-
【印尼《讯报》】厦门发布“行动计划” 力推文旅会展产业融合发展
厦门市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发展大会13日举行。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在会上提出,将以高品位、高标准把厦门打造成新时代文化旅游会展名城。 厦门于近日接连推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会展产业三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推产业融合发展。 胡昌升称,文化旅游会展产
-
【柬埔寨《柬华日报》】福建漳州海峡两岸人才与项目对接会举行
11月18日,用人企业工作人员在对接会台湾博士对接区参观。当日,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届海峡两岸人才与项目对接会举行,此次对接会共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报名,提供需求岗位400多个,计划招聘1000多人。(张斌)
-
【印尼《印尼商报》】关注清洁能源大省福建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目前,福建发电装机585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6%。而随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等项目持续推进,福建清洁能源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汤广福24日认为,福建具备率先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条件。 当天,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福州
-
【菲律宾《菲华日报》】刊2019厦门国际会展周开幕
以“融合、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厦门国际会展周11日在厦门开幕。 本届会展周吸引了来自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亚洲展览会议协会联盟(AFECA)、国际奖励旅游精英协会(SITE)四大国际会展组织与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德国、新加坡、菲律宾、墨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福建福鼎获“中国美食地标城市”称号
中国“美食地标城市”授牌仪式、第五届闽浙厨艺交流会16日在福建福鼎市举行,进一步“传承、开拓、创新”闽浙两地饮食文化,展示闽浙两地现代厨师烹饪技能,发挥工匠精神,提高两地餐饮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度。 “将福鼎市列入‘美食地标城市’名录,是福鼎美食的一张亮丽明片。”中国烹饪协
-
【菲律宾《联合日报》】刊湄洲妈祖分灵墨尔本澳洲天后宫
26日上午,湄洲妈祖分灵澳大利亚墨尔本澳洲天后宫暨割香掬火仪式在福建湄洲妈祖祖庙天后宫举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向墨尔本澳洲天后宫董事长陈国财授予分灵证书。 当天上午8时,澳洲天后宫代表一行30人谨循古制,沐手拈香,敬备鲜花、鲜果及寿面,在林金赞的陪同下,向妈祖
-
【泰国《星暹日报》】关注台胞疯买“双十一” 两岸快件业务渐热
签收、入库、录入系统……用时不过几分钟,夏华坤熟练地将一件寄往台湾高雄市的快件入库完毕。 虽然“双十一”购物节已结束一周,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的海运快件对台集运仓仍忙个不停。面积7000平方米的仓库里的逾1000组货架上满满当当,堆满了即将发往台湾的“双十一”快件;而180个工人
-
【印尼《印尼商报》】聚焦福建发布“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19日在福州市发布,这是继年初首次发布“2018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后,福建省工商联第二次发布福建省民营企业百强(以下简称“百强企业”)榜单。 榜单中,阳光龙净集团以2208.96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营收总额再居榜首,也是福建省唯一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民
-
【巴西《南美侨报》】福建华侨主题馆开馆
福建华侨主题馆11日在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宫巷11号的刘冠雄故居开馆,旨在更好传承和弘扬福建华侨精神。 福建华侨主题馆设有“领袖与侨”展示厅、“海丝今古·砥砺前行”“华侨历史·波澜壮阔”长廊、“华侨精神”展示厅、“百国百侨风物展”等五个固定展览,两个流动展厅定期举办各类涉侨主
-
【菲律宾《世界日报》】第十届两岸机博会开幕 现场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374亿元
第十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简称“两岸机博会”)暨第十二届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8日在福建省龙岩市开幕,近500家境内外知名企业前来参展。 本届两岸机博会以“两岸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中共龙岩市委书记许维泽表示,此次携手两岸机械专业机构和知名企业,凝智聚力、搭建平台,旨
-
【印尼《讯报》】厦门发布“行动计划” 力推文旅会展产业融合发展
厦门市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发展大会13日举行。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在会上提出,将以高品位、高标准把厦门打造成新时代文化旅游会展名城。 厦门于近日接连推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会展产业三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推产业融合发展。 胡昌升称,文化旅游会展产
-
【泰国《星暹日报》】刊“海丝”沿线青年共推创新开放合作
以“海丝聚力·汇智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年创新大会,28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侨商、社团负责人及创业者参与,共推创新开放合作。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名誉主席
-
【菲律宾《商报》】关注福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2019年冬航季新增4个东南亚航点
福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22日在2019年冬航季航班推介会上透露,自10月27日起,该机场开始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并新开和加密多条航线,对比夏航季,新增菲律宾克拉克、宿务,马来西亚槟城,缅甸仰光4个国外航点,均为东南亚地区。 其中,“泉州—克拉克”航线10月28日开通,航班号为MF8697/8
-
【印尼《讯报》】聚焦福建侨资企业首次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记者15日从福建省侨联获悉,三达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天上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101)。这是首家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福建侨资企业。 据介绍,三达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膜材料研发、膜组件生产、膜软件开发、膜设备制造、膜系统集成和膜技术应用,是
-
【菲律宾《商报》】关注“三驾马车”蹄疾步稳 福建发展开放型经济稳增长
地处民营经济强市福建泉州的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原来出口产品中95%以上都销往美国,由于美国加征关税,企业今年对美出口大幅下降了近70%。 然而,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产能不降反升,对外出口仍取得佳绩。中新社记者近日在该公司观察到,到处依旧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
【印尼《印尼商报》】刊福建安溪成为“世界藤铁工艺之都”
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罗茜·格林丽丝、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主席嘎达·席佳薇,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共同向该县授予“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手工艺城市——藤铁工艺之都”牌匾。 从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壁画,到中国的青铜、木雕艺术,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劳动者运用精湛手工技艺创造了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侨乡福建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揭牌 力引海内外人才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市”、著名侨乡,福建泉州求贤若渴。12日,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正式揭牌,成为服务海内外人才“城市客服”、贴心服务的“人才之家”。 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内设有泉州(晋江)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多功能项目路演区、创客空间、人才展示和政策宣传区、高端人才项目
-
【美国《侨报》】刊福建林文镜纪念医院正式奠基
“我们将永远铭记父亲林文镜的教诲,回报家乡。”10月23日,融侨集团总裁林宏修在福建省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的福建林文镜纪念医院培土奠基仪式上如是说道。 林文镜,出生于1928年3月,是一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支持家乡建设的福建籍印尼侨领。福建林文镜纪念医院以其名字命名,旨
-
【菲律宾《世界日报》】关注福建拓“丝路海运” 石狮至马尼拉货运航线首航
福建石狮至马尼拉国际航线(CPX5)19日在石狮石湖港开通首航。这是福建拓展“丝路海运”的又一新进展,不仅加密了当地口岸的菲律宾航线,也为石狮及泉州口岸外贸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更好的营商环境。 “丝路海运”是福建开辟的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
-
【泰国《京华日报》】聚焦“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巡安泰国从湄洲岛起驾
“奏和平之曲,祈愿丝路繁荣,风调雨顺。”13日,湄洲妈祖起驾赴“佛教之国”泰国巡安,开启“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暨中泰妈祖文化活动周序幕。 当天10时18分,湄洲妈祖祖庙寝殿奏响古乐,专程从泰国赶来迎驾的泰国林氏宗亲会永远会长林烱烈、泰华进出口商会副理事长林兆祥、泰
-
【印尼《印尼商报》】福建加快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客家元宵节庆、石壁客家祭祖习俗……著名的“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俗称“闽西”)拥有众多客家文化遗产,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寄托乡愁的载体。 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变迁,闽西客家文化遗产所赖以保存、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冲击,一些依靠口传
-
【菲律宾《世界日报》】千余家境内外企业“石博会”觅商机
第二十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暨石材设计周(简称“石博会”)日前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开幕,吸引来自印度、意大利、伊朗、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作为印度石材协会的重要战略伙伴,南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材贸易基地,也是印度重要的石材出口目的地和
-
【泰国《星暹日报》】厦门发布“行动计划” 力推文旅会展产业融合发展
厦门市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发展大会13日举行。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在会上提出,将以高品位、高标准把厦门打造成新时代文化旅游会展名城。 厦门于近日接连推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会展产业三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推产业融合发展。 胡昌升称,文化旅游会展产
-
【菲律宾《菲华日报》】刊闽多所高校设传承基地 冀闽台文化获“根的延续”
福建省教育厅21日披露,32个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将在福建高校设立,多个基地以研习传承闽台非物质遗产文化为主。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厦漳泉地区均祭出“闽台”传统文化,显示其作为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的深厚渊源。包括,厦门大学主推闽台地方戏、闽南师范大学主打闽台传统戏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福建海警3天查获7起非法盗采海砂案 查扣涉案海砂约7.5万
福建海警局13日通报,11月10日至12日,在漳州、厦门、莆田、泉州、宁德、福州附近海域连续查获7起非法盗采海砂案,现场抓获嫌疑船舶12艘,依法查扣涉嫌盗采海砂约7.5万吨。 10日22时许,福建海警局根据线索,派遣巡逻艇前往漳州兄弟屿附近海域进行查缉,并通过瞭望侦查、雷达监测的方式,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第二十届中国石博会贸易额逾127亿元 创历届之最
第二十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暨石材设计周(简称“石博会”)组委会12日发布数据称,本届“石博会”共达成购销意向2080单,比增3.12%;贸易总额约127.37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增2.8%;各项经贸指标和海外客商、设计师参展人数均创历届之最。 “石博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届展
-
【泰国《星暹日报》】关注共建“一带一路” 闽港融合空间广阔
“在‘一带一路’建设上,香港和福建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与很大的合作空间。”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林龙安如是说。 在2日于厦门举行的闽港“一带一路”高峰研讨会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香港广
-
【菲律宾《联合日报》】聚焦第十五届两岸林博会启幕 台胞指“26条措施”增获得感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林博会”)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开幕。恰逢大陆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不少参会台胞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2005年,三明市获批设立大陆唯一的海峡两岸
-
【巴西《南美侨报》】刊福建华侨主题馆开馆
福建华侨主题馆11日在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宫巷11号的刘冠雄故居开馆,旨在更好传承和弘扬福建华侨精神。 福建华侨主题馆设有“领袖与侨”展示厅、“海丝今古•砥砺前行”“华侨历史•波澜壮阔”长廊、“华侨精神”展示厅、“百国百侨风物展”等五个固定展览,两个流动展厅定期举办
-
【泰《京华日报》】刊30个国家47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来厦研修
2019年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17日正式开班,来自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的47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参加此次培训。 研修班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厦门大学承办。这是厦门大学第十一次承办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郁云峰在开班仪式上向与会外方院长介绍全球孔子学院的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海内外南少林五祖拳高手泉州比“武”
2019年国际五祖拳暨南少林传统武术大赛日前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南少林五祖拳高手参赛。 泉州是中国武术之乡、南少林的发源地。发源于唐代的泉州五祖拳,千百年来薪火相传,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在南少林拳术中最具代表
-
【菲律宾《菲华日报》】聚焦全国台企联人士:大陆惠台政策更深化、更细化、更完善
“台商台胞分享到大陆发展机遇,享受同等待遇,我相信台湾人民必然会感受到大陆的温暖。”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全国台企联”)副会长杨荣辉8日在海峡两岸(龙岩)投资论坛上如是说。 当天,海峡两岸(龙岩)投资论坛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来自福建、江西、成都、广东等多地的全国
-
【美国《侨报》】刊万余海内外客属后裔福建祭祖
第25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12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的客家公祠举行,吸引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尼、文莱、泰国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中国各地的145个客家社团和社会各界人士12000多人参与。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村是闻名海内外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世界陶瓷之都”助推“中国白”再出发
以“中国白·德化瓷”为主题的2019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日前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开幕。业界人士称,这将打造发扬“丝路精神”新载体,助推“中国白”再出发。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德化白瓷,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
【印尼《印尼商报》】聚焦厦门首迎匈牙利布达佩斯返程中欧班列
继上月迎来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返程中欧班列后,厦门9日首次迎来匈牙利布达佩斯返程中欧班列。 该班列10月21日从布达佩斯开出,途经斯洛伐克、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从阿拉山口入境中国并完成换轨,当天停靠在厦门海沧铁路货场,全程历时19天。 在该班列上,满载的44个4
-
【菲律宾《联合日报》】关注40名台湾戏迷参访福建漳州 再叙芗剧与歌仔戏渊源
“观摩参访唱歌戏,海峡两岸好情谊……希望日后多来往,来来往往万事通。”40名台湾宜兰歌仔戏爱好者日前在芗剧(歌仔戏)起源地福建漳州座谈交流时,合唱起由宜兰地方闽南语民谣改编的《丢丢铜》与《桃花过渡》,表达此行感受与期盼。 23日以来,台湾商工统一促进会壮围分会的40名漳州籍后
-
【美国《侨报》】聚焦福建气象干旱持续 闽北12.5万人受灾
今年8月以来,福建全省气温偏高,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位于福建北部的南平市降水偏少,已导致水稻、蔬菜、茶叶、柑橘、甘薯、薏米等农作物遭受旱灾。 据官方6日披露,截至目前,南平市浦城、顺昌、建瓯等7个县(市)12.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6.1千公顷,其中绝
-
【泰国《中华日报》】刊千余家境内外企业“石博会”觅商机
第二十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暨石材设计周(简称“石博会”)8日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开幕,吸引来自印度、意大利、伊朗、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作为印度石材协会的重要战略伙伴,南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材贸易基地,也是印度重要的石材出口目的地和
-
【泰国《星暹日报》】福建加快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客家元宵节庆、石壁客家祭祖习俗……著名的“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俗称“闽西”)拥有众多客家文化遗产,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寄托乡愁的载体。 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变迁,闽西客家文化遗产所赖以保存、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冲击,一些依靠口传
-
【美国《侨报》】中国戏剧节“海外来鸿” 闽台合作歌仔戏《侨批》上演
正于福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上,闽台合作的歌仔戏《侨批》30日晚间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再现海外华侨华人的乡愁记忆和文化符号。 “侨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侨批”也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籍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
-
【菲律宾《世界日报》】共建“一带一路” 闽港融合空间广阔
“在‘一带一路’建设上,香港和福建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与很大的合作空间。”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林龙安如是说。 在2日于厦门举行的闽港“一带一路”高峰研讨会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香港广
-
【菲律宾《商报》】关注三驾马车”蹄疾步稳 福建发展开放型经济稳增长
地处民营经济强市福建泉州的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原来出口产品中95%以上都销往美国,由于美国加征关税,企业今年对美出口大幅下降了近70%。 然而,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产能不降反升,对外出口仍取得佳绩。中新社记者近日在该公司观察到,到处依旧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
【澳大利亚《星洲日报》】聚焦2019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 17个项目签约
2019厦门国际海洋周1日在厦门开幕,吸引近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500名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 此次国际海洋周以“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通过多方面搭建共享、交流平台,传递“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蓝色经济发展,共同增
-
【美国《侨报》】刊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在福州举行
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州举行,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200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原会长游嘉瑞在致辞中指出,中华姓氏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强烈的祖根情怀和血脉之
-
【印尼《讯报》】聚焦纪念陈嘉庚诞辰145周年 华侨博物院举行60周年院庆大会
时值陈嘉庚诞辰145周年,位于厦门的华侨博物院21日举行了“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华侨博物院60周年纪念大会”。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华侨博物院建院60周年捐赠文物展”开展仪式同日举行。此次捐赠展共展出华侨华人捐赠给华侨博物院的文物实物97件/套,160余件,其中包括多件陈嘉庚长孙陈立人先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福建漳州持续推进对台对外经贸往来
“截至目前,漳州市累计批办台资项目3153个,实际利用台资117.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57.3%,台塑、统一等13家台湾百大企业落户漳州。”福建省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当天,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漳州专场在福州举行。 漳州,是一座拥有
-
【菲律宾《世界日报》】刊华侨回榕定居办理流程更便捷
自2019年11月1日起,福州市华侨回国定居办理落户手续将更加简单、快捷,全面取消对原本华侨回国定居必须在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在国内累计住满15天的居住时间限制。 为回应广大侨胞期盼,《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建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办法〉的通知》今年9月发布
-
【菲律宾《联合日报》】关注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福州开幕 郭兰英王文娟获终身成就奖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26日晚间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在接下来的18天中,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福建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直院团的艺术团体和单位将陆续展演,共有川剧、话剧、晋剧、京剧、藏戏、歌仔戏、闽剧等24种艺术形式的30台参评剧目。 福州市市长尤猛军在
-
【美国《侨报》】聚焦第十二届两岸文博会开幕 台中宁波联动亮相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两岸文博会”)1日在厦门开幕。 作为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文化展会,两岸文博会延续“一脉传承、创意未来”的主题,发展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第一平台。 首次设立两岸主宾市,是本届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刊千余名两岸同胞重温“定光缘”
第七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节5日在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的定光佛祖庙——均庆院举行。两岸各界人士1000余人齐聚这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温定光缘,畅叙两岸情。 本届文化节由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主办,举行定光佛祭典朝拜和金身绕境巡安、海峡两岸
-
【菲律宾《联合日报》】关注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回程首次过境厦门
日前,一趟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出发的中欧班列返程班列,运载着45个集装箱抵达福建省厦门海沧火车站。该班列经由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入境,将在厦门港作短暂停留,转接船舶南下前往越南胡志明港。 目前,从东南亚、日韩等国家海运至厦门,转接中欧班列前往欧洲的开行模式已成功运作数年
-
【美国《侨报》】刊建设新福建:平潭渐成闽台合作窗口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推窗向海,3小时可直达台湾本岛。“海运成本,空运速度”,使平潭成为了台胞台企西进大陆的最佳选择。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是五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为平潭开放开发指明的前进方向。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论坛在厦门举行
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论坛3日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文创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大学生代表,围绕两岸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实践合作等进行了零距离“碰撞”。 福建省大学生文化创意协会创会会长、厦门理工学院时尚学院院长郭肖华说,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论坛以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
-
【菲律宾《世界日报》】刊福建进口货物通关再提速
随着首单进口货物“两步申报”改革试点业务9日在厦门关区落地,福建进口货物通关再次提速。 该单业务报关员告诉记者,在公司电脑上登录“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选择“两步申报”模块,仅填报了船名、航次号等9项信息和产品资质、集装箱商品项号关系等5项检验检疫信息后,便完成了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海内外南少林五祖拳高手泉州比“武”
2019年国际五祖拳暨南少林传统武术大赛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南少林五祖拳高手参赛。 泉州是中国武术之乡、南少林的发源地。发源于唐代的泉州五祖拳,千百年来薪火相传,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在南少林拳术中最具代表
-
【泰国《中华日报》】聚焦共建“一带一路” 闽港融合空间广阔
“在‘一带一路’建设上,香港和福建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与很大的合作空间。”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林龙安如是说。 在2日于厦门举行的闽港“一带一路”高峰研讨会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香港广
-
【菲律宾《商报》】刊台湾妈祖宫庙参访福建霞浦 增情谊促交流
台湾新港奉天宫交流参访团一行9人24日在该宫董事会董事长何达煌的带领下,到素有“妈祖行宫之尊”美誉的福建霞浦县松山天后行宫开展交流。 在松山天后行宫,参访团一行步入正殿,手执香火,向妈祖金身神像行三拜九叩礼,并依序举行迎神上香、祭帛、诵读祝文、行三献之礼等,祈佑两岸民众
-
【泰国《星暹日报》】关注“海丝”沿线青年共推创新开放合作
以“海丝聚力·汇智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年创新大会,28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侨商、社团负责人及创业者参与,共推创新开放合作。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名誉主席
-
【巴西《南美侨报》】聚焦中国戏剧节“海外来鸿” 闽台合作歌仔戏《侨批》上演
正于福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上,闽台合作的歌仔戏《侨批》30日晚间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再现海外华侨华人的乡愁记忆和文化符号。 “侨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信,是一种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侨批”也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籍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
-
【菲律宾《商报》】海内外乡贤助力晋江“世中运”等事业 累计捐资逾6.6亿元
将于福建晋江举办的第18届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简称“世中运”)进入倒计时。截至10月20日,海内外晋江籍乡贤慷慨捐资累计超过6.6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世中运”筹办等项目建设和慈善事业,为家乡发展出钱出力。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在晋江举办,让海内外晋江人面向世界。300多万晋
-
【柬埔寨《柬华日报》】纪念陈嘉庚诞辰145周年 华侨博物院举行60周年院庆大会
时值陈嘉庚诞辰145周年,位于厦门的华侨博物院近日举行了“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华侨博物院60周年纪念大会”。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华侨博物院建院60周年捐赠文物展”开展仪式同日举行。此次捐赠展共展出华侨华人捐赠给华侨博物院的文物实物97件/套,160余件,其中包括多件陈嘉庚长孙
-
【巴西《南美侨报》】直飞菲律宾克拉克航线首航 福建泉州加密“空中丝路”
由厦门航空执飞的“泉州—克拉克”直飞航线28日首航,这是福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首次开通菲律宾克拉克航线。 “克拉克是菲律宾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之一,吸引世界各国的大量游客。”晋江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新社记者,首航航班共有146名客人搭乘,客座率达86%。 据晋江国际机场
-
【泰国《星暹日报》】直接采认职业技能资格 首批70名台湾居民在闽获颁证书
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福建省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先行先试活动,29日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首批获直接采认职业技能资格的70名台湾居民,获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今后,持有眼镜镜片制作、车床、
-
【印尼《印尼商报》】建设新福建:平潭渐成闽台合作窗口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推窗向海,3小时可直达台湾本岛。“海运成本,空运速度”,使平潭成为了台胞台企西进大陆的最佳选择。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是五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为平潭开放开发指明的前进方向。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2019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 17个项目签约
2019厦门国际海洋周1日在厦门开幕,吸引近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500名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 此次国际海洋周以“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通过多方面搭建共享、交流平台,传递“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蓝色经济发展,共同增
-
【泰国《星暹日报》】关注清洁能源大省福建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目前,福建发电装机585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6%。而随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等项目持续推进,福建清洁能源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汤广福24日认为,福建具备率先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条件。 当天,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福州
-
【印尼《讯报》】刊两岸滩涂摄影文化旅游周在福建霞浦举行
2019海峡两岸(霞浦)滩涂摄影文化旅游周12日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开幕。 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表示,此次文化旅游周的举办将展示霞浦山海风光、人文魅力,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把霞浦特色文化旅游打造成为推介、展示霞浦的靓丽名片。 霞浦位于台湾海峡西北岸,有着
-
【菲律宾《商报》】聚焦数字零售加持 福州传统商圈向“智慧商圈”转型
全国首个由政府主导建设和运营的福州东街口智慧商圈APP、全国商圈数量最多的全场景刷脸支付、全国首个智慧商圈可视化的管理平台……作为福州传统商圈的东街口商圈,在数字零售加持后已逐渐转型成福州首个“智慧商圈”,走在全国前列。 “福州在智慧商圈建设改造试点方面,已实现3个全国‘
-
【泰国《京华日报》】关注30个国家47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来厦研修
2019年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17日正式开班,来自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的47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参加此次培训。 研修班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厦门大学承办。这是厦门大学第十一次承办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郁云峰在开班仪式上向与会外方院长介绍全球孔子学院的
-
【菲律宾《菲华日报》】聚焦闽多所高校设传承基地 冀闽台文化获“根的延续”
福建省教育厅21日披露,32个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将在福建高校设立,多个基地以研习传承闽台非物质遗产文化为主。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厦漳泉地区均祭出“闽台”传统文化,显示其作为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的深厚渊源。包括,厦门大学主推闽台地方戏、闽南师范大学主打闽台传统戏
-
【印尼《印尼商报》】刊150余名台商将参加两岸“机博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郑一贤29日在福州透露,第十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简称“两岸机博会”)凸显两岸合作,截至目前,150余名台商将参会,12家台湾商协会参与协办或参加活动,32家台湾机械厂家参展,25家台湾企业参加商贸展销。 第十届两岸“机博会”暨第十二届中国
-
【美国《侨报》】刊海内外乡贤助力晋江“世中运”等事业 累计捐资逾6.6亿元
将于福建晋江举办的第18届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简称“世中运”)进入倒计时。截至10月20日,海内外晋江籍乡贤慷慨捐资累计超过6.6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世中运”筹办等项目建设和慈善事业,为家乡发展出钱出力。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在晋江举办,让海内外晋江人面向世界。300多万晋
-
【菲律宾《商报》】关注F1摩托艇厦门大奖赛落幕 阿布扎比队夺得首位
2019U.I.M.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正星杯”厦门大奖赛20日在厦门落下帷幕。 在激烈角逐中,来自阿布扎比队、中国深圳天荣队、瑞典队的赛手分列当天比赛的前三名。 U.I.M.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是国际摩托艇联盟旗下最高级别动力艇赛事,于1981年发起;每个赛季在世界各地举办10站左
-
【泰国《京华日报》】聚焦直飞菲律宾克拉克航线首航 福建泉州加密“空中丝路”
由厦门航空执飞的“泉州—克拉克”直飞航线28日首航,这是福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首次开通菲律宾克拉克航线。 “克拉克是菲律宾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之一,吸引世界各国的大量游客。”晋江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新社记者,首航航班共有146名客人搭乘,客座率达86%。 据晋江国际机场
-
【巴西《南美侨报》】关注一个“三代同堂”归侨家庭的幸福新生活
说起在电视前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感受,63岁印尼归侨汤松园倍感自豪:“感触特别深,也特别震撼。” 1961年,汤松园随父母回国,先期安置在福建厦门市同安的华侨农场,1965年安置到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东湖塘华侨农场在宁德三都澳畔创
-
【菲律宾《世界日报》】聚焦福建省首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额破百亿
日前,随着一艘远洋货轮在国家一级港区石湖港区鸣笛起锚,福建泉州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市场采购出口集聚效应明显,“买全国、卖全球”的出口商品贸易格局初步形成。 “市场采购”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不同于现有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刊福建林文镜纪念医院正式奠基
“我们将永远铭记父亲林文镜的教诲,回报家乡。”10月23日,融侨集团总裁林宏修在福建省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的福建林文镜纪念医院培土奠基仪式上如是说道。 林文镜,出生于1928年3月,是一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支持家乡建设的福建籍印尼侨领。福建林文镜纪念医院以其名字命名,旨
-
【印尼《千岛日报》】关注福建湄洲妈祖金身绕境巡安 全球300余家机构共祈福
在“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海内外妈祖信众代表5日齐聚妈祖祖庙,诵经祈福“海丝风顺、两岸和平”,启动湄洲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活动。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表示,期冀打造规模盛大的常态化民间信俗活动,纪念两岸妈祖信众共同推动妈祖信俗申遗成功10周年,扩大全球妈祖
-
【泰国《星暹日报》】刊两岸青年福州交友联谊拓展“朋友圈”
“这样的活动让台胞在大陆这边交流、交心,很有意义。”台湾青年李京机28日对记者如是说。 以“追梦青春 情动两岸”为主题的2019未婚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当日在福州三坊七巷举行,吸引一百余名两岸青年参加,其中台湾青年二十余人。 2016年从台湾嘉义大学毕业后,李京机选择到福州“
-
【菲律宾《世界日报》】聚焦福建举办闽台精密机械项目技术成果对接活动
2019年福建省闽台精密机械(南靖)项目技术成果对接活动在福建南靖开幕,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萧万长发来视频贺词。 本次活动以“第一家园•合作共赢”为主题,汇集两岸专家教授进行高端精密机械产业讨论,设置专精特新技术成果展示墙,32家精密机械企业的专精特新产品利用50
-
【印尼《讯报》】福建加快推动5G产业发展 支持对台对外合作
既可以智能避让人群,也能展开自主巡逻,边行进边播放安全防范知识……今年国庆假期里,在人山人海的厦门市中山路步行街上,首度亮相的5G警务机器人格外“吸睛”。 由厦门警方与中国联通推出的5G警务机器人,高约1.5米,头部是一个可以升降的360度摄像头,颈部由一圈6个固定的摄像头组成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闽茶借“一带一路”建设加速“出海”
在福建宁德福安市西北部、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东南麓,中国百年红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坦洋村,吸引游人远近而来。 村口,一座“历史文化名村”牌坊巍峨矗立。进入牌坊,一条整洁宽敞的千米长街延伸向村中深处。村落四周都是绿油油的茶山,而村中街边,茶行一字排开,村民们忙着茶事
-
【巴西《南美侨报》】福建省首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额破百亿
日前,随着一艘远洋货轮在国家一级港区石湖港区鸣笛起锚,福建泉州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市场采购出口集聚效应明显,“买全国、卖全球”的出口商品贸易格局初步形成。 “市场采购”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不同于现有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
-
【泰国《星暹日报》】刊华裔艺术家朵拉南洋风水墨画展在福建展出
“一带一路·南洋风水墨”朵拉花鸟画展20日起在福建泉州海丝公园展出。 朵拉原名林月丝,出生在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侨华人最聚集的槟城。朵拉的祖父从泉州惠安县去往马来西亚,曾给予她浓厚的中华古典文化熏陶。 此次受邀回乡,参加将于10月21日至23日举办的第十届世界惠安泉港泉州台
-
【菲律宾《联合日报》】关注厦门大学学者研究发现亲本效应广泛惠及后代
上一代生存环境优劣对后代有何影响?对于亲本效应是否具有广泛的适应意义这一科学界争论多年的问题,厦门大学学者的一项研究取得成果。 厦门大学13日披露,该校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李庆顺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多种环境条件下的亲本效应均惠及后代:基于动植物数据的元分析研究”
-
【印尼《印尼商报》】聚焦清洁能源大省福建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目前,福建发电装机585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56%。而随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等项目持续推进,福建清洁能源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汤广福24日认为,福建具备率先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条件。 当天,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福州
-
【印尼《讯报》】关注两岸滩涂摄影文化旅游周在福建霞浦举行
2019海峡两岸(霞浦)滩涂摄影文化旅游周12日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开幕。 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表示,此次文化旅游周的举办将展示霞浦山海风光、人文魅力,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把霞浦特色文化旅游打造成为推介、展示霞浦的靓丽名片。 霞浦位于台湾海峡西北岸,有着
-
【菲律宾《世界日报》】聚焦福州自贸片区出台38条改革创新措施 将在马祖建“海外仓”
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简称“福州自贸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9日发布38条改革创新措施,进一步推动福州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 从这些新出台的措施可见,福州自贸片区将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投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实行外籍人才聘雇单位信誉等级评定,信誉等级高的企业列入
-
【美国《侨报》】刊万余海内外客属后裔福建祭祖
第25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12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的客家公祠举行,吸引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尼、文莱、泰国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中国各地的145个客家社团和社会各界人士12000多人参与。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村是闻名海内外
-
【美国《侨报》】刊“敦煌女儿”讲述敦煌之美:现在要“出洞”弘扬
“过去我们要‘进洞’保护,现在我们要‘出洞’弘扬,要让敦煌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再次对敦煌的未来寄以深深的期许。 时值第十四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在厦门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又一次“出洞”,10日来到厦门现身“敦煌之美
-
【菲律宾《联合日报》】关注福建成立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分会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分会13日在福州成立,致力推动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 “中医药是两岸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两岸中医药界要加强团结,积极推动两岸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合作。”福建中医药学会会长刘建忠在该分会成立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作为中医人,弘扬中医药文化是
-
【印尼《讯报》】聚焦纪念陈嘉庚诞辰145周年 华侨博物院举行60周年院庆大会
时值陈嘉庚诞辰145周年,位于厦门的华侨博物院21日举行了“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华侨博物院60周年纪念大会”。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华侨博物院建院60周年捐赠文物展”开展仪式同日举行。此次捐赠展共展出华侨华人捐赠给华侨博物院的文物实物97件/套,160余件,其中包括多件陈嘉庚长孙
-
【菲律宾《商报》】刊中国推动有机茶标准化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茶工作组9日在“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成立,标志着中国有机茶标准化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有机茶叶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茶叶,是中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在茶叶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中等级最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通过有机茶认证
-
【泰国《星暹日报》】关注华裔艺术家朵拉南洋风水墨画展在福建展出
“一带一路·南洋风水墨”朵拉花鸟画展20日起在福建泉州海丝公园展出。 朵拉原名林月丝,出生在马来西亚福建籍华侨华人最聚集的槟城。朵拉的祖父从泉州惠安县去往马来西亚,曾给予她浓厚的中华古典文化熏陶。 此次受邀回乡,参加将于10月21日至23日举办的第十届世界惠安泉港泉州台
-
【印尼《讯报》】聚焦以爱国侨领陈嘉庚长女命名的陈爱礼国际学院教学楼奠基
以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长女命名的陈爱礼国际学院教学楼,20日在集美大学奠基,献礼该校建校101周年华诞。 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和集大海外教育学院(陈爱礼国际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奠基仪式。 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在奠基仪式上致辞称,李光前、陈爱礼伉俪对集美大学教育事业的倾情投入
-
【美国《侨报》】刊万余海内外客属后裔福建祭祖
第25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12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的客家公祠举行,吸引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尼、文莱、泰国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中国各地的145个客家社团和社会各界人士12000多人参与。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村是闻名海内外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世界陶瓷之都”助推“中国白”再出发
以“中国白·德化瓷”为主题的2019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12日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开幕。业界人士称,这将打造发扬“丝路精神”新载体,助推“中国白”再出发。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德化白瓷,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
【菲律宾《联合日报》】聚焦厦门大学学者研究发现亲本效应广泛惠及后代
上一代生存环境优劣对后代有何影响?对于亲本效应是否具有广泛的适应意义这一科学界争论多年的问题,厦门大学学者的一项研究取得成果。 厦门大学13日披露,该校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李庆顺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多种环境条件下的亲本效应均惠及后代:基于动植物数据的元分析研究”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聚焦400件古沉船德化瓷器归故里
以“泰兴珍瓷回归故里”为主题的“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系列活动,12日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举行,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400件德化瓷器回到故里。 “泰兴号”为清代道光年间的一艘中国商船,从福建厦门港出发,在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不幸触礁沉没。该船上的
-
【菲律宾《商报》】关注台海通道研究获多项成果 两岸专家学者共探福建沿海与金马通桥
2019年台湾海峡通道暨金马通桥专题研讨会13日在福州举行,两岸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台湾海峡地质及水文情况,新的桥梁创新技术和设计理念在台海通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台海通道工程建设模式和经济效益以及福州至马祖(榕马)、厦门至金门(厦金)通桥方案等议题,分享研究成
-
【泰国《京华日报》】刊华文媒体访福建漳州 领略侨乡活力
为期四天的2019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10月18日圆满落幕,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名华文媒体高层走进著名侨乡漳州,领略漳州的魅力、活力和实力。 期间,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团走进芗城、龙文、漳浦、东山等地,聚焦漳州“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漳台交
-
【柬埔寨《柬华日报》】刊2019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启动
为期四天的2019年“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15日下午在福建省海丝钟表博物馆启动,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20多名华文媒体高层人士走进著名侨乡福建漳州,将充分领略漳州的魅力、活力和实力。 作为全球华文媒体人的盛大聚会,以“牵手世界,见证时代——华文媒体的‘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丝路电影”溢出效应明显
“对我们来说,丝绸之路不仅是很好的民间合作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俄罗斯纪录片导演、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历史频道总监阿列克谢·杰尼索夫16日在福州如是说。 当天,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主论坛“一带一路”电影交流合作论坛在福州举行,百余位中外电影工作者共探电影产业合作发
-
【泰国《京华日报》】聚焦30个国家47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来厦研修
2019年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17日正式开班,来自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的47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参加此次培训。 研修班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厦门大学承办。这是厦门大学第十一次承办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郁云峰在开班仪式上向与会外方院长介绍全球孔子学院的
-
【菲律宾《商报》】“中国绿都”点绿成金:既生态美也产业优
在中国最“绿”的省份福建,三明是最“绿”的城市。“林深水美人长寿”已成为这个“中国绿都”的生动写照。 目前,地处闽西和闽西北的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达78.14%,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资源总量、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别约占福建全省的1/3、1/4、1/5,负氧离子含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3.4倍;空气、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福建泉港碳九泄漏案一审宣判 8人获刑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11日对泉港碳九泄漏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涉事企业8人被判处4年6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宣判后,部分被告人表示将提起上诉。 2018年11月4日凌晨,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执行碳九装船的船舶“天桐1号”与码头连接软管处发生泄漏。据官方通报,该
-
【菲律宾《联合日报》】福建成立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分会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分会13日在福州成立,致力推动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 “中医药是两岸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两岸中医药界要加强团结,积极推动两岸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合作。”福建中医药学会会长刘建忠在该分会成立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作为中医人,弘扬中医药文化是
-
【印尼《千岛日报》】刊“登陆”台青成创业导师: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接过创业导师认证培训证书,已在福州创业三年的台中姑娘蔡佩纭说,要以创业和扶持青年成功创业为己任。 在参加了近日举办的2019福州青创导师认证培训后,蔡佩纭成为一名青创导师。此次培训有54位两岸青年参加,其中包括5名台湾青创导师。 蔡佩纭20多年前就与福州结缘,随父来到福
-
【泰国《中华日报》】关注一个造桥世家的守望:盼更多机会建木拱廊桥
在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景区内,一座长达66米的木拱廊桥横跨两岸,飞檐翘角,古香古色。桥名“双龙桥”,桥面距水面有三层楼高,这是宁德市屏南县境内第二长桥。 “双龙桥”由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春财主持重建。廊桥内的“师傅梁”
-
【菲律宾《世界日报》】聚焦福州自贸片区出台38条改革创新措施 将在马祖建“海外仓”
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简称“福州自贸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9日发布38条改革创新措施,进一步推动福州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 从这些新出台的措施可见,福州自贸片区将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投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实行外籍人才聘雇单位信誉等级评定,信誉等级高的企业列入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刊“世界地瓜之都”花落福建连城
“世界地瓜之都”授牌盛典25日在福建省连城县客家文化公园举行,埃菲勒斯世界之最国际评审机构向连城县授予“世界地瓜之都”荣誉称号。 本次授牌活动由埃菲勒斯世界之最国际评审委员会和连城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全国有6个县申报参评‘世界地瓜之都’,连城能从中脱颖而出,是经过缜
-
【巴西《南美侨报》】关注在闽台籍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台籍教授王量弘日前获批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为福建省首例获得该项目资助的台籍教师。 王量弘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IC(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快速,给两岸科技人员带来机遇,他自5年前作为福建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到福州大学,
-
【菲律宾《联合日报》】聚焦澳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张宗真:要紧跟国家发展的节拍
“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在人生最重要的年华赶上国家的大发展。”谈及新中国70年的发展,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张宗真如是感言。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行进中的“莲花绽放”澳门彩车。中新社记者 盛
-
【印尼《印尼星洲报》】刊厦门中亚班列首次连接东盟三国
日前,来自越南胡志明、马来西亚巴生港、泰国林查班、印尼雅加达的5个40尺集装箱在厦门海关顺利办结海关手续,从海投中亚班列集中监管场运往班列装运场,计划搭乘次日发运的中亚班列前往哈萨克斯坦热特苏、阿拉木图、努尔苏丹等城市。 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厦门国际班列第一次实现
-
【菲律宾《世界日报》】关注“中国绿都”点绿成金:既生态美也产业优
在中国最“绿”的省份福建,三明是最“绿”的城市。“林深水美人长寿”已成为这个“中国绿都”的生动写照。 目前,地处闽西和闽西北的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达78.14%,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资源总量、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别约占福建全省的1/3、1/4、1/5,负氧离子含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3.4倍;空气、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海内外客属乡亲公祭“客家母亲河”
享誉海内外的“客家首府”福建省长汀县,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客家文化学者、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慕名而来,第一次参加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认祖归宗是客家传统,我们将永远传承客家精神和客家文化。” 世界客属第二十五次公祭客家母亲河——汀江大典13日在此举行
-
【巴西《南美侨报》】刊开放开发潮涌平潭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谣是平潭过去的真实写照。这里风大、沙多、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种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制约着其经济社会发展。 而如今的平潭,集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等优势于一身,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培育提升,营商环境
-
【印尼《印尼商报》】关注陈俊清:用书写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曾在全球发起世界纪录并挑战成功的最美中国字“全球最大规模开笔礼”,1日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巨屏,将中国汉字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2日,这位策划、推动“全球最大规模开笔礼”的字强不息教育集团CEO陈俊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致力探索互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2019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开幕 海内外知名茶企参展
“随着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厦门国际茶博会成为境内外参展商看好的进出口贸易平台。”承办展会的厦门会展金泓信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国香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 2019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10日在厦门启幕。自2010年首办以来,该展会从最初展品涵盖茶叶、茶器具、茶包装
-
【美国《侨报》】刊福建湄洲妈祖金身绕境巡安 全球300余家机构共祈福
在“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海内外妈祖信众代表5日齐聚妈祖祖庙,诵经祈福“海丝风顺、两岸和平”,启动湄洲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活动。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表示,期冀打造规模盛大的常态化民间信俗活动,纪念两岸妈祖信众共同推动妈祖信俗申遗成功10周年,扩大全球妈祖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关注福建漳州持续推进对台对外经贸往来
“截至目前,漳州市累计批办台资项目3153个,实际利用台资117.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57.3%,台塑、统一等13家台湾百大企业落户漳州。”福建省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当天,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漳州专场在福州举行。 漳州
-
【菲律宾《商报》】聚焦两岸信众齐聚“妈祖第一行宫”纪念妈祖升天1032周年
7日,农历九月初九,是妈祖羽化升天1032周年纪念日,数百名两岸信众齐聚素有“妈祖第一行宫”美誉的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天后行宫,参加妈祖升天纪念活动。 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台湾新港奉天宫董事陈炳村称,松山天后行宫历史悠久、妈祖信仰浓厚,希望两宫的交流能够进一步推动闽台的文
-
【巴西《南美侨报》】一个“三代同堂”归侨家庭的幸福新生活
说起在电视前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感受,63岁印尼归侨汤松园倍感自豪:“感触特别深,也特别震撼。” 1961年,汤松园随父母回国,先期安置在福建厦门市同安的华侨农场,1965年安置到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东湖塘华侨农场在宁德三都澳畔创
-
【菲律宾《世界日报》】福建加快推动5G产业发展 支持对台对外合作
既可以智能避让人群,也能展开自主巡逻,边行进边播放安全防范知识……今年国庆假期里,在人山人海的厦门市中山路步行街上,首度亮相的5G警务机器人格外“吸睛”。 由厦门警方与中国联通推出的5G警务机器人,高约1.5米,头部是一个可以升降的360度摄像头,颈部由一圈6个固定的摄像头组成
-
【泰国《星暹日报》】政策加持 福州新零售产业呈井喷式发展
零售创新转型、连锁便利店发展、智慧商圈建设……一年以来,福州零售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2018年,福州率先提出打造全国知名“新零售之都”目标。同年,全省首家新零售标杆店“盒马鲜生”落地台江区,拉开了福州市新零售发展的序幕。 一年多持续推进新零售建设,便利店行业焕发生
-
【印尼《讯报》】刊闽茶借“一带一路”建设加速“出海”
在福建宁德福安市西北部、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东南麓,中国百年红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坦洋村,吸引游人远近而来。 村口,一座“历史文化名村”牌坊巍峨矗立。进入牌坊,一条整洁宽敞的千米长街延伸向村中深处。村落四周都是绿油油的茶山,而村中街边,茶行一字排开,村民们忙着茶事
-
【柬埔寨《柬华日报》】关注福建妈祖宫庙组团赴澳门参加妈祖文化旅游节
受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邀请,素有“妈祖第一行宫”美誉的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天后行宫庆贺团一行26人,8日携妈祖金身赴澳门,参加第十七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 作为澳门一年一度的旅游文化盛事,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将信仰、民俗、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海峡两岸和港
-
【泰国《世界日报》】聚焦福建泉州晋江机场将新开两条菲律宾航线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9日公布的2019冬航季航班计划显示,自10月28日起,福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将新增“泉州—克拉克”“泉州—宿务”两条菲律宾往返航线。 根据计划,“泉州—克拉克”航线10月28日开通,航班号为MF8697/8,每周一、三、五执飞,9时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起飞,11时抵达
-
【印尼《讯报》】刊一个“三代同堂”归侨家庭的幸福新生活
说起在电视前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感受,63岁印尼归侨汤松园倍感自豪:“感触特别深,也特别震撼。” 1961年,汤松园随父母回国,先期安置在福建厦门市同安的华侨农场,1965年安置到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东湖塘华侨农场在宁德三都澳畔创
-
【巴西《南美侨报》】关注在闽台籍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台籍教授王量弘日前获批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为福建省首例获得该项目资助的台籍教师。 王量弘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IC(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快速,给两岸科技人员带来机遇,他自5年前作为福建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到福州大学,
-
【菲律宾《菲华日报》】聚焦8位外国友人被授予第五届福建省“荣誉公民”
27日,8名外国友人被授予第五届福建省“荣誉公民”称号,福建省省长唐登杰向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唐登杰说,真诚感谢大家为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交往作出的积极贡献,真诚感谢你们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荣誉公民”是福建省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荣誉称号,自1993年设
-
【巴西《南美侨报》】刊两岸“四通” 平潭当好“摆渡人”
距离新竹仅68海里的平潭,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与台湾在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同质性。然而在过去,平潭虽地处对台前沿,由于种种原因,区位优势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闽台合作的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平潭指明发展方向。平潭综合实验区
-
【美国《侨报》】关注福建湄洲妈祖金身绕境巡安 全球300余家机构共祈福
在“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海内外妈祖信众代表5日齐聚妈祖祖庙,诵经祈福“海丝风顺、两岸和平”,启动湄洲妈祖金身绕境巡安活动。 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表示,期冀打造规模盛大的常态化民间信俗活动,纪念两岸妈祖信众共同推动妈祖信俗申遗成功10周年,扩大全球妈祖
-
【泰国《中华日报》】聚焦福建加快推动5G产业发展 支持对台对外合作
既可以智能避让人群,也能展开自主巡逻,边行进边播放安全防范知识……今年国庆假期里,在人山人海的厦门市中山路步行街上,首度亮相的5G警务机器人格外“吸睛”。 由厦门警方与中国联通推出的5G警务机器人,高约1.5米,头部是一个可以升降的360度摄像头,颈部由一圈6个固定的摄像头组成
-
【印尼《千岛日报》】刊开放开发潮涌平潭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谣是平潭过去的真实写照。这里风大、沙多、土壤贫瘠、干旱缺水,种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制约着其经济社会发展。 而如今的平潭,集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等优势于一身,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培育提升,营商环境
-
【柬埔寨《柬华日报》】关注港澳台侨学子观看国庆直播:发自内心的感动和自豪
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和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港澳台侨学子观看直播后表示,发自内心的感动和自豪。 “这是我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国庆阅兵全程,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华侨大学2016级美术学院的澳门学生
-
【泰国《星暹日报》】聚焦政策加持 福州新零售产业呈井喷式发展
零售创新转型、连锁便利店发展、智慧商圈建设……一年以来,福州零售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2018年,福州率先提出打造全国知名“新零售之都”目标。同年,全省首家新零售标杆店“盒马鲜生”落地台江区,拉开了福州市新零售发展的序幕。 一年多持续推进新零售建设,便利店行业焕发生
-
【巴西《南美侨报》】关注一个“三代同堂”归侨家庭的幸福新生活
说起在电视前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感受,63岁印尼归侨汤松园倍感自豪:“感触特别深,也特别震撼。” 1961年,汤松园随父母回国,先期安置在福建厦门市同安的华侨农场,1965年安置到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东湖塘华侨农场在宁德三都澳畔创
-
【印尼《印尼商报》】刊陈俊清:用书写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曾在全球发起世界纪录并挑战成功的最美中国字“全球最大规模开笔礼”,1日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巨屏,将中国汉字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2日,这位策划、推动“全球最大规模开笔礼”的字强不息教育集团CEO陈俊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致力探索互
-
【泰国《中华日报》】聚焦福建加快推动5G产业发展 支持对台对外合作
既可以智能避让人群,也能展开自主巡逻,边行进边播放安全防范知识……今年国庆假期里,在人山人海的厦门市中山路步行街上,首度亮相的5G警务机器人格外“吸睛”。 由厦门警方与中国联通推出的5G警务机器人,高约1.5米,头部是一个可以升降的360度摄像头,颈部由一圈6个固定的摄像头组成
-
【印尼《印尼商报》】闽粤苏赣贵五省推进政务数据跨省合作
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5日通报,将积极推动与广东、江苏、贵州、江西五省跨省数据合作取得实质成效,更好地服务跨省经商和务工人员。 通报指出,五省将初步从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卫生健康等领域选取关注度较高的若干高频便民事项作为跨省应用试点,结合电子证照
-
【巴西《南美侨报》】两岸“四通” 平潭当好“摆渡人”
距离新竹仅68海里的平潭,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与台湾在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民间艺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同质性。然而在过去,平潭虽地处对台前沿,由于种种原因,区位优势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闽台合作的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平潭指明发展方向。平潭综合实验区
-
【泰国《泰星暹》】国庆假期 福州三坊七巷引游人
10月4日,游客在福州三坊七巷参观游玩。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国庆假期期间,三坊七巷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张斌)
-
【柬埔寨《柬华日报》】闽茶借“一带一路”建设加速“出海”
在福建宁德福安市西北部、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东南麓,中国百年红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坦洋村,吸引游人远近而来。 村口,一座“历史文化名村”牌坊巍峨矗立。进入牌坊,一条整洁宽敞的千米长街延伸向村中深处。村落四周都是绿油油的茶山,而村中街边,茶行一字排开,村民们忙着茶事
-
【泰国《星暹日报》】两岸青年福州交友联谊拓展“朋友圈”
“这样的活动让台胞在大陆这边交流、交心,很有意义。”台湾青年李京机28日对记者如是说。 以“追梦青春 情动两岸”为主题的2019未婚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当日在福州三坊七巷举行,吸引一百余名两岸青年参加,其中台湾青年二十余人。 2016年从台湾嘉义大学毕业后,李京机选择到福州“
-
【印尼《千岛日报》】福建漳州持续推进对台对外经贸往来
“截至目前,漳州市累计批办台资项目3153个,实际利用台资117.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57.3%,台塑、统一等13家台湾百大企业落户漳州。”福建省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当天,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漳州专场在福州举行。 漳州
-
【印尼《印尼商报》】福建省首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额破百亿
9月29日上午10时许,随着一艘远洋货轮在国家一级港区石湖港区鸣笛起锚,福建泉州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市场采购出口集聚效应明显,“买全国、卖全球”的出口商品贸易格局初步形成。 “市场采购”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不同于现有的一般贸易、加工
-
【巴西《南美侨报》】在闽台籍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台籍教授王量弘日前获批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为福建省首例获得该项目资助的台籍教师。 王量弘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IC(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快速,给两岸科技人员带来机遇,他自5年前作为福建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到福州大学,
-
【印尼《印尼星洲日报》】华侨大学海内外师生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总部位于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30日晚间灯火辉煌,一场由海内外师生主导策划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游园活动”正在举行。境外美食一条街、学生社团文化一条街、时光长廊、文艺晚会等精彩环节轮番上演,学生们以“多元融合”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美好祝愿。 泰国的特色盖饭、泰式奶茶,缅
-
【美国《中国日报》】刊福建舞者大比舞
舞蹈演员在表演舞蹈作品《南水遥遥》。日前,为培养舞蹈创作和表演人才,着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福建原创舞蹈作品,两年一届的第五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决赛在福州举行。本届大赛作品题材丰富,舞种多样,共有30件作品近500名演员进入决赛。
-
【印尼《千岛日报》】聚焦台湾保生大帝信众“登陆”拜祖庙
来自台湾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理事宫高雄市鼓山亭的52名信众,21日来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诗浦慈济宫参拜,继续他们的此次“登陆”朝圣之旅。 高雄市鼓山亭信众一行20日“登陆”,展开保生大帝朝圣之旅,在参拜厦门、漳州、泉州三地及金门保生大帝宫庙的同时,与大陆信众交流探
-
【泰国《京华日报》】关注福厦高铁首条隧道顺利贯通 福州到厦门将缩短至1小时内
备受关注的福(州)厦(门)高铁16日迎来新突破:当天15时,福厦高铁南峰隧道成功贯通,这是福厦高铁首条贯通的隧道。 福厦高铁线路北接合(肥)福(州)高铁、温(州)福(州)铁路,南连厦(门)深(圳)铁路、龙(岩)厦(门)铁路,是东南沿海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
-
【印尼《商报》】关注世界最长、中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桥贯通
25日,随着重达473吨的钢桁梁完成精准联结,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鼓屿门航道桥成功合龙,标志着世界最长、中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贯通。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起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从苏澳镇上平潭岛。大桥共设有4座航道桥,
-
【巴西《南美侨报》】聚焦老照片里的光辉“税”月—— 厦门退税按下快进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特区,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19.5%,“厦门制造”已销往200个国家和地区,外贸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第五位。 伴随在厦门发展外贸出口企业的日益增多,外向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厦门税务部门也为退税按下快进键。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刊“世界地瓜之都”花落福建连城
“世界地瓜之都”授牌盛典25日在福建省连城县客家文化公园举行,埃菲勒斯世界之最国际评审机构向连城县授予“世界地瓜之都”荣誉称号。 本次授牌活动由埃菲勒斯世界之最国际评审委员会和连城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全国有6个县申报参评‘世界地瓜之都’,连城能从中脱颖而出,是经过缜
-
【美国《中国日报》】福建舞者大比舞
舞蹈演员在表演舞蹈作品《南水遥遥》。日前,为培养舞蹈创作和表演人才,着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福建原创舞蹈作品,两年一届的第五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决赛在福州举行。本届大赛作品题材丰富,舞种多样,共有30件作品近500名演员进入决赛。
-
【泰国《京华日报》】华侨大学海内外师生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总部位于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30日晚间灯火辉煌,一场由海内外师生主导策划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游园活动”正在举行。境外美食一条街、学生社团文化一条街、时光长廊、文艺晚会等精彩环节轮番上演,学生们以“多元融合”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美好祝愿。 泰国的特色盖饭、泰式奶茶,缅
-
【菲律宾《世界日报》】“三个福州”引产业集聚 福州冲刺“万亿俱乐部”
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福州市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8.53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比福建全省高0.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该市已连续8个季度GDP增幅保持在8.0%-8.6%的合理区间。 经济的持续向好让福州冲刺“万亿俱乐部”更有底气。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
-
【菲律宾《菲华日报》】厦门自贸片区新签约50多个项目 打造新经济高地
“开放与创新——2019厦门自贸片区发展机遇说明会”日前在厦门举行,现场签约50多个项目,助力厦门自贸片区打造新经济高地。 这些项目涉及航空产业、跨境电商、整车进出口、航运物流、集成电路、机电、文化服务、总部经济等各领域,总投资近200亿元人民币。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经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福建漳州持续推进对台对外经贸往来
“截至目前,漳州市累计批办台资项目3153个,实际利用台资117.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57.3%,台塑、统一等13家台湾百大企业落户漳州。”福建省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当天,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漳州专场在福州举行。 漳州
-
【巴西《南美侨报》】世界最长、中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桥贯通
日前,随着重达473吨的钢桁梁完成精准联结,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鼓屿门航道桥成功合龙,标志着世界最长、中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贯通。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起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从苏澳镇上平潭岛。大桥共设有4座航道桥,
-
【泰国《京华日报》】福厦高铁首条隧道顺利贯通 福州到厦门将缩短至1小时内
备受关注的福(州)厦(门)高铁16日迎来新突破:当天15时,福厦高铁南峰隧道成功贯通,这是福厦高铁首条贯通的隧道。 福厦高铁线路北接合(肥)福(州)高铁、温(州)福(州)铁路,南连厦(门)深(圳)铁路、龙(岩)厦(门)铁路,是东南沿海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
-
【泰国《中华日报》】刊福建互联网大会聚焦5G发展与应用
自2018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地福州后,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福建的新名片之一。2019中国福建互联网大会18日在福州启幕,洞悉互联网变革新趋势,助力“数字福建”新发展。 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先行者,福建省一直致力推动“数字福建”建设,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
-
【印尼《千岛日报》】聚焦台湾保生大帝信众“登陆”拜祖庙
来自台湾世界保生大帝庙宇联合总会理事宫高雄市鼓山亭的52名信众,21日来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的诗浦慈济宫参拜,继续他们的此次“登陆”朝圣之旅。 高雄市鼓山亭信众一行20日“登陆”,展开保生大帝朝圣之旅,在参拜厦门、漳州、泉州三地及金门保生大帝宫庙的同时,与大陆信众交流探
-
【印尼《商报》】关注世界最长、中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桥贯通
25日,随着重达473吨的钢桁梁完成精准联结,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鼓屿门航道桥成功合龙,标志着世界最长、中国第一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贯通。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长16.34公里,起于福建省长乐市松下镇,经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从苏澳镇上平潭岛。大桥共设有4座航道桥,
-
【巴西《南美侨报》】聚焦老照片里的光辉“税”月—— 厦门退税按下快进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特区,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19.5%,“厦门制造”已销往200个国家和地区,外贸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第五位。 伴随在厦门发展外贸出口企业的日益增多,外向型经济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厦门税务部门也为退税按下快进键。
-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刊“世界地瓜之都”花落福建连城
“世界地瓜之都”授牌盛典25日在福建省连城县客家文化公园举行,埃菲勒斯世界之最国际评审机构向连城县授予“世界地瓜之都”荣誉称号。 本次授牌活动由埃菲勒斯世界之最国际评审委员会和连城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全国有6个县申报参评‘世界地瓜之都’,连城能从中脱颖而出,是经过缜
本网原创